在古瓷收藏中,一直有一种说法,认为宋代有五大名窑,汝、官、哥、定、钧。其中,哥窑的身世最为扑朔迷离
元青花瓷是汉族文化、蒙古族文化、伊斯兰文化的结晶,元青花瓷造型大气磅礴而不失精致感,在器物的形制上独创较多,是不同民族生活习俗集结的产物。其装饰意味浓厚的构图方式、稳重的色彩、釉下绘画灵动的表现力,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空前绝后的历史地位。
2013年05月27日,南川区考古又有新发现。记者从南川区文物管理所获悉,大观镇观溪村8社发现一座古墓,墓内出土一个陶瓷酒壶和几个铁环。初判断为宋墓,距今约1000年历史。暂时没有被盗痕迹。目前已迁移到取文物管理所保管,考古专家正在研究。
昨天,上海博物馆再度与美银美林“全球艺术保护项目”合作,启动青浦区青龙镇出土的10件唐宋陶瓷文物修复计划,预计最快将于明年6月完成部分陶瓷修复。
西方人对于陶瓷的迷恋来自于13世纪的《马可·波罗游记》。《马可·波罗游记》讲述的是威尼斯人马可波罗在中国游历四年的见闻,在这本由狱友代为录入的书中,有了西方关于中国陶瓷最早的明确记载:“这里有最精美的陶瓷瓶和盘,无论大小都质量极佳……
长期以来,人们对景德镇陶瓷最早历史的认识,来自《浮梁县志》
1981年,我国发行了《中国陶瓷———磁州窑系》邮。其中第5枚“元代·龙凤纹扁壶”是酒具,是元代磁州窑以釉下彩绘为其特色,将中国绘画及书法艺术与中国瓷器完美地结合起来,笔意洒脱,不拘一格···
“碗礁一号”水下沉船谜团,清代瓷器缘何让人迷惑不解···
中国陶瓷在历史的淬炼中历久弥新,以其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为我们呈现了每个时代的神韵,从物质文明发展至精神文明建设,艺术的发展道路不断在拓宽,陶瓷亦一步一步在脱胎换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