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景德镇陶瓷学院 | 联系我们  
热门关键词: 陶瓷文化 |陶瓷历史 |礼品 |绘画 |商务礼品 |会议 |
欢迎访问中国陶瓷大世界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装备技术 > 原料加工

陶瓷原料的鉴别与比较
作者:肖俊


来源:中国知网    发布时间:2013-7-22

摘要:地球外壳中合有丰富长石、石英、高岭土等陶瓷原料资源,我们在使用时就必须掌握它们的性能特点,并进行比较与鉴别。在未进行化学分析前我们也可运用简易方法来作出较准确的判断。
关键词:陶瓷原料;简易鉴别

  自然界中有着丰富的瓷土矿藏,纯净的长石、石英、高岭土等多种陶瓷原料资源。从地球表面到深达16公里的地方,火成岩占95%,沉积岩占5%。火成岩中主要矿物及平均含量,其中长石占59%,石英12%,云母4%,闪石+辉石17%。岩石中的长石及其它硅酸盐矿物风化后生成高岭土和粘土矿藏等多种陶瓷原料。

  尽管自然界陶瓷原料非常丰富,但由于成矿分布分散且复杂,有些矿点至今还尚未被发现,有的因现有技术原因而无法开采,已有的在开矿点也经多年开采部分已资源枯竭。因此,虽然讲我们的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但也并非是用之不竭。国内一些著名的陶瓷原料产地,如景德镇、宜兴、醒陵、界牌就已出现了这种情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陶瓷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优质陶瓷原料供应趋紧。一些厂家已开始采用低质原料或代用品进行陶瓷生产了。这样就产生一个突出的问题,使得原有配方调整频繁。如何能快速准确判断新进原料的性状和化学成分范围,科学地鉴别和比较陶瓷原料尤其重要,这也就要求技术人员更要熟悉运用原料鉴别的基本方法,在生产实践中正确使用,多研究,才可得到最佳的效果。

  陶瓷原料鉴别方法一般可分三步进行:

一、外观鉴别:我们对一个地区的原料进行调查、采集样品。在得到这些原料样品后,不管这些原料的分散度、颜色、形态如何,第一步可将每个样品加水捏练成团,如其可塑性好可将其划为粘土类。石英、长石为砂质,没有可塑性。其次通过观察判断原料的风化程度、杂质含量、白度等。由此可区分粘土类原料。

二、烧样:原料样品经高温缎烧后(注意必须在1250度以上),可以观察其颜色和玻化程度、吸水程度,将样品分成高火、耐火、瓷化、半玻化、玻化等几种状况,据此确定原料的使用范围。

三、化验检测;运用物理和化学检测方法对陶瓷原料的化学成分(硅、铝、铁、钙、镁、钾、钠等金属氧化物和灼减的百分比)、物理性能(耐火度、结合率等)进行科学分析,就能快速准确地鉴别原料的性质。

  在未进行化学分析前,陶瓷原料可以用以下的简易方法鉴别:

  1.粘土有土状结构和可塑性,块石英耐火,长石缎烧熔化,方解石、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激烈起泡,白云石多有人字形机理,与盐酸反应缓慢起泡。干燥状态的膨润土加水易裂散成细腻糊状物。高硅质粘土颗粒高度分散,外观呈高岭土状,易误认为高岭粘土,这我们可以通过淘洗,硅质易于沉淀结底,鉴别时可使用指甲,刮不起来即是。

  2.镁质、铝质粘土不易区分,可取大生产坯料加入3一5%被鉴定粘土做成试条,与同规格的大生产坯料试条一起在正常烧成温度和同火位下烧成,观察试片变形弯倒情况:是高岭土无变化,是镁质土则弯倒。

  按照上述步骤和方法,我们既有科学的化验检测,又有基于实践经验的判断,高岭土、长石、瓷石、石英等原料均可鉴别。这样有利于我们科学制定陶瓷坯釉配方,实现陶瓷制品的标准化生产。只要我们肯钻研、勤分析、多比较就可把鉴别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陶瓷大世界   
您是第 799546 位浏览者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Copyright © 2013 ccworld.cn 赣ICP备13004427号 制作:时代中广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