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唐山陶瓷历史文化展展品精选
来源: 唐山晚报 整理时间:2013-7-21
清代以后的陶瓷生产,除以景德镇的官窑为中心外,各地民窑都极为昌盛兴隆,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尤其是国门大开,陶瓷外销,西洋原料及技术的传入,使陶瓷业从装饰风格到色彩运用,都更为丰富而多彩多姿,也由于量产及仿制成风,瓷画追求工细纤巧,虽有惊人之作,但少创意而流于匠气,商品与文人画趋向两极。
这一时期,陶瓷纹饰上绘画广泛应用,多为写意画及图案画,装饰味渐浓,与当时所盛行的纸画绘画风格一致,线条柔和,画面精细,布局规矩,多少少了些明代写意画的线条流利、画面自然,当然,绘画的题材更丰富广泛了。这些,从唐山瓷中可见一斑。
嫁妆瓶是清嘉庆年间至民国的精美瓷器,图案种类繁多,有三娘教子、麒麟送子、仕女图、福禄寿送喜、花开富贵、百鸟朝凤、山水人家等等一系列精美的图案,瓷器的种类更是有粉彩、五彩、广彩、青花、青花加白,窑口更是有磁州窑、山东淄博窑、耀州窑、河北冀州窑等等。
所谓的嫁妆瓶是古时女子出嫁时,从娘家带到婆家的陪嫁品,最早始于清乾隆年间,流行于道光、光绪年间。当时各种瓷瓶共有46种之多,嫁妆瓶只是其中之一。当时的中产阶级学习宫廷摆设来显示自己的富有,陪嫁多送嫁妆瓶,通常的情况下是一对嫁妆瓶加一面镜子,家庭富裕的也会加送将军罐和茶叶罐等。嫁妆瓶又可以叫做掸瓶,当时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盛放鸡毛掸子。
嫁妆瓶的的型号大小多分为:500件、300件、150件、100件等等,其中300件的最为常见,大致有50-60厘米的高度。传统图案有历史故事、二十四孝、盼子富贵、教子图等等。价位不仅以图案的不同有所区分,依次为人物、动物、山水、花鸟,人物瓶最贵,花鸟最便宜,也以瓷器的种类来分类。
德盛1931年献桃图45厘米对瓶
启新1934年春艳玉人五彩细路 45厘米对瓶
唐山民国红绿彩福禄寿人物对瓶
万永顺1941年五彩渔樵耕读对瓶
唐山同义兴1932年150件对瓶